校本课程实行学期“淘汰制”

2016.07.22点击:
【摘要】作为一所“新转型”的学校,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从过去的“老师主导选修课”变为如今的“学生决定选修课”。据该课程的负责教师、地理教师段长胜介绍,《住在北京》由史、地、政文综组的3门课程教师共同执教。


高二学生参观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实验室。


作为一所“新转型”的学校,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从过去的“老师主导选修课”变为如今的“学生决定选修课”。选修课种类也逐渐增多,各年级均开设10门以上选修课。一学期结束后,学校还会根据学生对选修课的反馈情况实行“淘汰制”,为学生们留下真正的精品课程。吃喝玩乐“话京城”在学校众多的“明星”校本课程中,《住在北京》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副校长徐杰甚至这样介绍说:“每当选课平台一开通,这门课都是最先被一抢而空的课程之一。”那么,这门课的魅力在哪儿呢?或许可以用课程“五部曲”中的四个字来概括——吃喝、玩乐。据该课程的负责教师、地理教师段长胜介绍,《住在北京》由史、地、政文综组的3门课程教师共同执教。每节课分为5大模块,首先是吃喝、再是玩乐、然后依次是城市发展史、北京民俗文化赏析等。课堂上,学生不仅能够走进北京,了解这座古城所历经的沧桑,更能够亲近“市井”文化,领略京味儿浓郁的小吃、游戏和方言。此前,据北京语委办公布的报告显示,北京市中学生对北京话认知情况日渐式微。《住在北京》正好能够为该校的学生填补这一空缺。“我们的学生中很多父母、甚至爷爷奶奶都是新北京人,对京腔儿和北京文化并不了解。”在每节课尾声的“北京民俗文化赏析”模块中,段长胜会特别为学生们介绍一些北京土语,比如:闷得儿蜜等,并让学生现场造句。临近期末,该课程也会以历史剧表演的形式作为结课报告之一。“学生们用北京话演绎《皇帝的一天》或是《老爷的一天》,真实代入京腔儿。”这种在玩的过程中融通学习,更传承经典文化的课程,在交大附中分校并非个例,《健康与养生》课程也亦是如此。由体育教师崔征指导的《健康与养生》课程是伴随着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时开设的,已有10年的历史。崔征凭借自己对《黄帝内经》的热爱与钻研,为学生们带来饮食、养生与保健等方面的知识。通过这门课,不仅为学生们打开了中医的一扇窗,更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初次相识的机会。真实体验打破教学瓶颈在新课改的推动下,学校的日常教学也逐渐“活”了起来。常规课程或是教学难点,都借助真实体验与实践这股改革的“清风”一畅到底,这就不得不提到两门代表学科——物理与英语。学校的物理课程真正做到了“有教无类”,凡是学生需要的就是教学必做的。针对高二理科班级,学校在第二学期特设实验课程,每3周一次为学生逐个突破高考中将会遇到的19个操作实验;针对实验操作“困难户”,学校也制定贴心“补漏”方案。“只要学生针对实验提出困惑,我们就会随时再组织一次机动的、跨年级实验操作。”物理教研组组长陈莹告诉北京晨报记者。对于“术业有专攻”的理科学生,学校还特别创设“理科实验课程”,带他们走进大学、物理研究所等重点实验室,从“真听、真看、真感受”走进实验。正是这种多途径的物理实践学习方式,使物理学科一改“高冷”原色。这种实践促教学的课程还应用在英语学科。据初中英语教师张文俊介绍,2008年,她首次在学校提议创设英语戏剧团,并通过改编成功排演出《白雪公主》《三打白骨精》《新狐假虎威》等6部作品。参演的学生从12人至17人不等,学生也在每一次英语情景演出中重拾学习英语的自信。“曾在《快乐王子》中出演王子的演员,在今年的中考中以117分的成绩位列全校英语学科第二,但以前他的英语成绩只有70多分。”张文俊说,正是英语戏剧社让他发现英语的趣味。如今,她也将尝试把这种教学法融入常规课堂中,从而将实践学习的成果普惠更多学生。


来源:北京晨报记者 刘佳